为深化科研协同创新,培育学术研究新动能。3月31日,蔬菜研究所召开2025年春季学术交流报告会。会议由副所长张玉鑫主持,全所40余名科研骨干及青年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高效节水与逆境生理研究领域展开深度学术对话。
本次交流会重点遴选了两项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成果进行专题报告。蔬菜栽培研究室马彦霞博士以“河西冷凉灌区一年两熟娃娃菜灌溉制度研究”为题,系统阐述了基于土壤墒情监测的精准灌溉调控技术,该研究通过实施动态阈值灌溉策略,使试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18.3%,实现了娃娃菜周年生产模式下产量与品质双优化,为西北冷凉区蔬菜产业提供可复制的节水增效模式。营养与品质研究室唐超男博士则从矿质营养角度切入,通过“铵硝营养调控西瓜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研究”研究,明确了适宜旱区西瓜节水高效栽培的铵硝优化配比,揭示了低剂量铵态营养添加在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关键作用,为干旱区西瓜栽培管理提供了新思路。
在研讨环节,与会科研人员围绕水肥耦合技术参数优化、逆境胁迫下光合同化物转运机制等专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副所长张玉鑫总结指出,本次报告会呈现出三大亮点:一是选题立足产业痛点,彰显应用价值;二是研究方法系统规范,数据支撑有力;三是学术交流务实高效,碰撞出创新火花。
本次学术交流通过成果展示、思维碰撞、经验共享三个维度,有效构建了学科协同创新平台。蔬菜所将进一步完善“季度学术交流+年度创新论坛”的常态化机制,并计划在第二季度围绕“蔬菜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育种技术优化”主题开展系列学术活动,持续以科技创新赋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